一直以来,产销差率一直被作为自来水公司考核营销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受到高度关注,但如何降低产销差率这一难题也时时刻刻困扰着很多水司。凭心而论,引起产销差率的原因相当复杂,这里我们无法一一分析,仅就大口径水表计量对产销差率的影响发表一点自己的见解。
从目前各大、中型水司的实际管网运行状况来说,多数水量来自于DN50以上的大口径管路中,我们统计了杭州水司截止2005年6月的水表数量和用水状况,其中DN50以下的水表共计181739只,DN50(含)以上的水表(以下简称大表)共计3261只,但大表所占的水量却达到总计水量的70%左右,可见有效管理好这些大表对降低水司产销差率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目前大口径水表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水表及其试验装置》JJG162-85第45.3条:“使用中的水表,其示值误差为:公称流量不应超过±2%,分界流量不应超过±3%,始动流量按新制水表要求降低20%。”但从这几年我们对很多水司的综合调研情况看,若按以上标准对大表进行周期检定,不符要求的至少超过80%,甚至很多水表的示值误差普遍达到±10%以上,当然这不仅仅归咎于水表的质量问题,还有一些是管路杂质的影响和超量程、超期限的不规范使用引起的水表失准甚至损毁。下面就目前国内各水司在大表管理上可能会碰到的一些问题作简单阐述,仅供参考。
1、抄表周期内无法及时发现水表何时发生损坏。
目前各大水司的抄表周期一般为1个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若一只DN150的旋翼式水表因故障发生停表未及时发现,按其每天在常用流量100M3/h用12小时水计算,每个月所带来的水量损失就是36000 M3。
2、检定周期内无法有效判断计量何时失准。
一般水司管辖内的大表检定周期为2年。而在此期间内因没有充分的数据加以分析,很难判断计量是否准确。我们同样以上述DN150旋翼式水表为例,若由于水垢沉积等原因造成示值误差偏慢10%,每天所损失的水量就是120 M3,若周检期内,有半年处于这种状态,水量损失将达到21840 M3。
3、配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大口径管路的流量普遍难以预判,因此设计时如何合理配表是当前供水企业非常头疼的问题,经常出现“大口径小流量、小口径大流量”现象,水表在非正常工作下运行,自然产生先天性失效。
4、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情表”现象。
由于目前一些水司还处于一种比较粗放的管理状态,不可避免地存在“人情表”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因素很多,例如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烦人的纠纷投诉等,但我们是否可以从根源上对这类现象加以制止?
5、水费回笼较慢,影响水司资金运作效率。
因抄表周期长,水费回笼自然就较慢,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原有的水费收缴体系已明显影响了供水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冲击。
那么我们扪心自问,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根源何在?
多年来我们沿袭着这样一个习惯,在考虑计量器具问题时往往会自觉不自觉的理想化周围工作环境,没有考虑到管路的折旧、破坏和修理给这些计量器具所带来的副作用,从而忽略了对于产销差率指标有重大影响的大表使用状态问题。因此从目前整个供水行业对大表的使用情况来看,普遍不能令人满意,归根结底是我们对这些表的实际工作状况缺乏足够的控制和监管。
二、我们的对策
基于这一背景,我们2004年起对杭州水司在线使用的一些大表(特别是路程较远、不便抄收的郊区)实施了远传实时监控。
监控系统由四部分组成:前端采集系统、GPRS 网络、监控中心和用户访问端。前端采集系统即安装在现场的远传水表、采集设备和通信模块;GPRS 网络属于当地移动,可以安装于移动网络覆盖的每一个角落,通讯传输的质量也是具有高度保障的。向上通过APN专线连接,向下通过具有给数据传输功能的SIM卡分配一个临时的 IP 进行连接;监控中心由数据中心服务器和数据抄收监控软件组成,定期向下发送数据抄收命令,并接收返回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户访问端实际上是一个显示抄收和已处理数据的网页,各级用户都可以通过用户名密码进行访问,快捷方便地查看用量数据,真正拉近用户与供水企业的距离。
我们对营业部门远传大表采取每隔5~10分钟(可自由设置)发送一次数据的形式,通过监控中心的抄收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统计分析,经过近一年的试验,证明该系统不但便捷地实现了常规抄收和水量统计,而且对克服上述问题,提高营销管理水平起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1、准确判断水表的在线使用状态是否正常。
通过软件对每只水表的月用量、日用量和时用量进行统计,并进行水量波动比对分析,发现突增突减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从图2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某只水表的日用水量情况,在2005年4月4日~6日,水量突然减小,电脑报警后,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经检查该水表运转时发出异常声音,于是立即对表进行了更换,减小了水司损失。利用这种方法可使以前对大表被动的周期检修转化为主动的预知检修,从而有效解决上述第1、2种问题对水量的影响。
2、判断出该管道的配表是否合理。
传统地计量方法由于无法了解管道中的实际用水量,习惯上都采用与管道同口径的水表,对于水表种类的选择就更加随意了。但实际上有不少水表运行中瞬时流量都已超过该表额定的最大流量,对表具的损伤非常严重。通过远传,实时采集数据,我们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瞬时流量,及时发现超流量的情况,有利于更加合理地配置表具。
3、对表后管道突发性事故的判断提供了极具意义的参考数据。
例如一旦出现表后管道漏水现象,则软件立刻会出现用水量突增报警,只要通过比对用水量分析图,可以准确判断出原因所在,以最大限度保障用户用水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4、杜绝“人情表”现象,确保计量的公正性。
因整个远传过程均为系统自动生成,可克服很多人为因素对计量的干扰,对管理还不十分规范的自来水公司来说意义深远。
5、为缩短收费周期提供了技术保障。
我们只要将该系统与银行的水费收缴系统正常对接,即可实现每天的水费代扣,若这种方式被推广的话,不仅可为水司增加一笔可观的利息收入,而且还可有效归避长期收不到水费带来的风险。
三、大表远传监控的价值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作,我们认为大表远传监控对水司的营销管理工作是很有推广价值的。
从管理效率来说,以前一般水司对大口径水表基本为每月或两月一抄,随着供水区域的扩大和 “一户一表”改造工作的推广,营业部门的抄表压力陡然增加,大表远传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对分布极为分散的大表抄收工作而言充分体现出其速度优势。同时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水司多年来对大表计量无法有效监管的状态,使管路中的计量问题发现于萌芽阶段,迅速处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从社会效益来说,供水企业是政府面向公众服务的主要窗口之一。相比网通、电信等新兴公用事业部门而言,我们不得不承认水、电、燃气等传统公用事业部门在广大用户中对于服务水平的认同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尽管有一些先天因素的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设备科技水平在其中所带来的长远影响。有了数据的实时传送,我们可以让用户以登陆服务网页或发短消息等方式随时查询自己的用水和缴费情况,使公司的服务更贴近用户,促进了供用水双方的和谐关系。
从经济效益来说,可能在设备的投入上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是每次及时发现、处理计量问题或意外漏损的经济价值都将远远超过先前的设备投资。同时,目前几乎所有的供水企业对于大用户基本上都还维持在每月收费的现状,欠费问题也是一大难题。大表远传实时监控的采用为创建新型的收费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对于供水企业加速资金回笼,提高收费率具有重大意义。